原本靜悄悄的雙12,被李佳琦的直播傭金掀起了波瀾。
今天,一張帶有李佳琦直播間傭金比例的截圖在互聯網廣為流傳。截圖顯示:李佳琦直播間上架的兩款綻媄婭產品傭金分別為12%、15%、一款韓束X肽面霜傭金為20%。
目前李佳琦團隊未對此截圖作出回應。但由這張圖片,引出了一個很多人都十分關心的話題:美妝行業的直播傭金水平到底是多少?
國貨美妝傭金40%為正常水平
通常來說,品牌和達人的合作費用包括“坑位費+傭金”兩部分。
其中坑位費大概10-20萬不等,為前置的一次性費用,而傭金則與主播帶貨的業績直接相關。在美妝行業,國貨美妝傭金30%-40%是正常水平,如果是國際大牌,那么會低一些,為10-20%。但如果是白牌,那么傭金達到60%-70%也有可能。
因此,多位行業人士對這張截圖的真實性存疑。一位新銳品牌操盤手告訴《化妝品觀察》:“這個位置是副標題,一般是填贈品信息的地方,按理來說,是不會顯示傭金數字的?!绷硪唤咏熵埖娜耸空J為:有一些被惡意炒作的可能性。

圖源網絡
盡管截圖數字不具備參考性,但行業普遍共識是:李佳琦直播間的傭金比例并不算高。早在去年8月,美妝博主@護膚老漢王大蜢 就發表視頻公開表示:“美妝護膚、個護清潔兩個行業,在能帶貨的主播里,不管是國貨還是進口品,李佳琦直播間的傭金價格是行業地板?!?/span>
也有很多從業者認為:李佳琦團隊的傭金水平不算高、也不算低,但ROI顯著高于很多頭部達人。
這張圖之所以引起廣泛的關注,核心原因在于:很多人對美妝產品在流通渠道各個環節中的利益分配感到不滿。換言之,為什么達人賺走了最多的錢?
在過去幾年,得益于直播電商瞬間爆發的巨大效率,很多品牌通過超頭帶貨,在短期內取得了巨大成功。
誰在行業中創造了最大的價值,誰就拿走行業最多的利潤。達人們超出常人想象的高傭金,就是這一生態下的產物。
但所有的捷徑都存在代價。
品牌對達人的過度依賴,在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放棄了自己的品牌力和對渠道的控制權:直播間頻繁的破價不斷侵蝕著原有的價格體系,消費者不再認可品牌的日常價格,而超頭也能“挾流量以令品牌”,讓品牌的價格越壓越低,價格體系崩盤到無法在其他渠道正常賣貨。

過去幾年爆發的二選一事件、頭部達人互撕、京東和李佳琦的糾紛等等,本質上也是品牌與達人、達人與渠道之間矛盾集合的產物。
尤其還值得引發思考的一個問題是,如果一個商品在本就降價的基礎上,還要把絕大部分利潤給到達人,留給產品做研發、做創新的費用,又有多少呢?
白牌興起、低價內卷,某種程度上,也是直播電商興起帶來的產物。直播電商推動了電商低價的浪潮,在愈演愈烈的低價戰爭中,那些無力掌握這一浪潮的品牌,率先被達播反噬。比如某依靠李佳琦直播間走紅的卸妝油品牌,就在今年爆出經營上的困境,而這種困境,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利潤過低的價盤帶來的。
在今年品觀新青年學園的畢業答辯上,品觀新青年導師、修遠資本創始人嚴明表示:如果在2024年,品牌還依賴大主播去帶貨,品牌的處境將十分危險。
而近幾年,隨著直播帶貨市場競爭的激烈,品牌方對達人的要求也水漲船高。很多品牌會提出達人保量、切片授權等額外權益。
一位千萬級粉絲的抖音達人曾告訴《化妝品觀察》:如果某個品牌沒有達到銷售目標,會一直掛鏈接,直到完成約定的數字為止。但有些品牌調性和達人不匹配、或者產品質量太差,實在難以轉化,他用“只能一直賣到死”來形容這種完成kpi的感受。
看起來愈發弱勢的達人背后,是品牌和達人此起彼伏的話語權變化。越來越多品牌意識到:仰仗達人成為自己最重要的銷售渠道,無異于把命脈交給他人手中。

比如說國貨頭部品牌珀萊雅、韓束,早期也曾依靠大量達人帶貨,但目前品牌自播在營收中的占比都超過了70%,這才是一個健康、良性的商業模式。
無論如何,直播電商的出現,的確帶來了效率的提升。我們沒必要因為一些不好的現象,就要打掉這個中間環節。
但是,對達人的依賴程度、與達人之間的利潤分配,是品牌一定要權衡的問題。隨著行業信息越來越透明化,擠掉行業的泡沫環節、降低達人的傭金,會成為品牌接下來的趨勢。
而對頭部主播來說,更嚴格的選品、經營效率和體驗的提升,也是他們接下來的的必修課。